close

產婆,舊稱穩婆,有稱接生婆,或直接稱呼阿婆。日治時期前的臺灣傳統社會,通常會在產痛無法忍耐時才把阿婆叫來。有時甚至是寶寶出來了,才叫阿婆來斷臍。所以「斷臍」是生產過程的最後關鍵,也被視為生產技術之一。雖然阿婆與她們相處時間不長,但產婦通常對斷臍的情景都歷歷在目。當時是先綁、剪斷、抹麻油。有些產婦回憶除了麻油還會撒點鋁粉(消毒作用)。所以當時對於生產的認知,接生者就是剪臍帶的人。

 

日治初期對於斷臍與破傷風連結帶有偏見的研究,卻讓傳統產婆背上了導致新生兒破傷風的黑鍋,但這全然是誤會一場。即使後來整體生活環境的改善也是很重要的因素,卻沒被列入考量。若就中國傳統醫書來看,這樣的斷臍方式並無不妥,反而有憑有據。「麻油」自古以來,有其殺菌預防感染的療效。比較1906年日本與台灣的新生兒死亡率,台灣低於日本,數值與法國比利時開始大量採用受過生醫教育的產婆之前相當。

 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隨著時代演進,生產進了醫院,通常是由接生者斷臍,而且是寶寶出生後立即斷臍。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以上節錄這段是1999年我當住院醫師時,讀的21版威廉產科學教科書,對於斷臍時機的建議。儘管已知延遲斷臍時間至三分鐘,可以增加寶寶體內鐵質的存量,但基於後來可能造成寶寶黃疸過高需要照光,作者還是建議出生30秒內,清好呼吸道後(吸球或真空抽吸)立即斷臍。住院醫師訓練時,立即斷臍是醫院生產的常規,大家都這麼做,當時我還常陶醉於自己當助手時,在時間上與主治醫師配合得完美無瑕的斷臍。

 

2011年,刊載在《英國醫學期刊》的一篇 〈純母乳哺育六個月:證據有多充分?(Six months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: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?)〉質疑世界衛生組織一直以來對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大的的建議,引起軒然大波,吵得沸沸揚揚。後來世界衛生組織(WHO)、哺乳醫學會(Academy of breastfeeding medicine)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都陸續針對這質疑提出聲明與建議,仍然保持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大,之後添加副食品的官方建議。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英國分部提出的反應與建議中,關於寶寶的缺鐵性貧血(iron deficiency anemia)(IDA)的討論:
 

 

文中提到立即斷臍會減少寶寶鐵質存量達33%之多,但也將延遲斷臍這顆球又丟回給產科醫師。

 

到了2014年最新版的威廉產科學,對於斷臍時機的建議有沒有改變?
 

 

 

以往生產過程對產婦的三個積極處置: 早期斷臍、使用子宮收縮劑、控制臍帶牽引,為的是縮短第三產程,減少產婦的失血。2013年Cochrane Databse review提出,對產婦來說延遲斷臍並不會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,新版教科書也採用了這樣的觀點。

 

那對寶寶來說,是增加鐵質存量重要?還是避免照光治療重要?在以往,對早產兒也以影響急救為由,主張馬上斷臍。近年的研究成果發現對早產兒來說,延遲斷臍可以減少寶寶的輸血、避免血壓過低、減少腦室出血(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) (IVH)的發生。那對足月寶寶呢?何以教科書中,對於在生產資源設備豐富的地方,就不做延遲斷臍的建議呢?缺鐵性貧血對寶寶神經發展影響很大,認知與行為發展都會受影響。目前已知,即便是沒有造成貧血的鐵質缺乏,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反應、動作與認知的發展。而胎盤的血液中富含造血幹細胞(hematopoietic stem cells),延遲斷臍讓這些造血幹細胞到寶寶身上,對寶寶的好處是很多的。這些年對黃疸的重新認識與照光標準的改變,應該足以爭取足月健康兒的延遲斷臍,教科書卻不作出明確的建議。在另一章還特別增列婦產科醫師在產檢時,應該跟孕婦解釋儲存臍帶血的好處,讓人不免起疑,教科書作者是否該有利益衝突迴避的聲明呢?

 

 

原文出處:  http://mothernaturetw.blogspot.tw/2016/06/blog-post.html?spref=fb

arrow
arrow

    昆達里尼療育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