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50734_333535966788426_157850787_n

你一直都是自由的 ,而那些所有阻礙你領悟此自由的,
只是你自己對於「你是誰」的執念。

任何你曾有過的關於你自己的念頭,
無論褒或貶,都不能闡明「你是誰」,
那都只是個單純的念頭,⋯⋯
「你是誰」的真正答案並不能經由思索而得,
因為那是所有念頭的起源,
「你是誰」的真正答案、無法準確地被陳述或定義,
即使如靈魂、光、上帝、真理、
自我、意識,全知或神性之類的字詞,
雖然能夠喚起對真理的強烈喜悅,  
但仍不足以作為這浩瀚廣袤的「你真的是誰」的解釋。

你是誰的真相並不會被任何關於「你是誰」的概念所改變,
無論是愚昧的還是明智的,無用的或高貴的。
「你是誰」的真正答案超脫了這一切。

你一直都是自由的,而那些所有阻礙你領悟此自由的,
只是你自己對於「你是誰」的執念。
這個執念並不能阻止你成為真正的你。
因為你已經是那如是的自己了。
那個執念只是把你與對自身的認知分離吧!
請讓你的注意力潛入那一直都存在的當下、
那敞開地等待著對自己的自悟。

你曾經體會經歷過成功和失敗。
在生命某個階段裡、遲早你會了解
無論你怎麼去定義「你是誰」,
你都不會得到滿足。
你將繼續飢渴的尋求答案,
除非這問題已經得到了真實的回答(不僅僅是傳統上的知解)。
因為,無論別人如何定義你是誰(好的或不好的定義),
無論你自己如何去定義你自己,
沒有任何的定義可以帶來永遠絕對的確認。

一旦了解到從未有過任何答案可以滿足這個自我問題時、
這個當下契機是決定性的。
那就是常被提及的靈性成熟的瞬間剎那。
在這個當下,你才能夠開始有意識的覺察,
誰才是你真正的自己。

簡潔有力的去問,「我是誰?」這個問題、
瞬間將頭腦拋回到自我認知的根,
回到這根本的假設: 我是某某人。
暫勿將世俗的假設自動地拿來當成真理,你可以再深入的檢驗。

人生最根本的問題: 我是誰? 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。
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告訴自己或他人,
我們是某某重要的人物、某某微不足道的人、
某某大人、某某小人、某某年輕人、某某老人,
然而從未真正的去探討懷疑過這最根本的假設: 你真的是誰呢?

你怎麼得知: 那個假設就是你?
那真的是你嗎? 當你把注意力轉向「我是誰?」這個問題時:
或許你會看到一個帶有自己的臉孔和身體的肖像。
但是、是誰來覺知那尊肖像? 你是這個肖像嗎?
還是你是這肖像的覺知者? 這個肖像身分來了又去。
父母、孩子、愛人、被遺棄者、智者、勝者、敗者,
這些身分也都是一直來去變幻不定的。

對於這些身分的覺知一直都是呈現在當下的。
若誤認為你自己就是這些名詞身分,
那將墮入極樂或極苦和永無止盡苦痛的深淵。
當你願意停止這錯誤的認知,
直接完全地去發現你就是那覺知的自己、
而不是這些無常的身分定義,那麼、
這自我尋根之旅就結束了!

當這個問題「我是誰 ?」完全自然地被追尋至它的源頭,
會有一個巨大的震撼領悟:
覺知到無任何一物的存在!
僅有這無法定義的、無界限的認識到、自我與萬物間的不可分割性。
你是自由的、完整的,你是無限的、無底、無界限的。
任何有關於你的觀念一旦顯現,
那觀念也瞬間回到你的自身而滅盡。(即生即滅)

你是覺知、而覺知即是有意識的覺醒,
讓所有的自我定義在當下裡消失,
讓它們離開後、看看還剩下些什麼,
體會那未曾生的是什麼、體會那不滅性是什麼,
感受那放下自我束縛重擔後的輕安,
經歷那重擔的存在非實性,
體會喜悅即當下,
在任何的「我」念萌生之前、安住於真理永恆的平靜。

~恆河母 『口袋裡的鑽石』
更多

arrow
arrow

    昆達里尼療育空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